柯文哲筹设基金会 备战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北市长柯文哲12月25日将卸任,为了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已准备成立基金会备战,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成立。
资料图:柯文哲。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柯文哲14日坦言是拜托台北捷运公司董事长李文宗帮忙筹备,自己不知道进度。
以往有意角逐台湾地区领导人者,常会透过成立基金会来巩固财源及支持度,柯文哲14日表示,台湾的政治人物到现在为止没有协会、基金会的,大概只有他1个,以前就有人建议他要利用当市长时设立基金会,募款才会有钱。
至于设置基金会替2024选举备战,下一步如何着手?柯文哲说,“还在想”,并反问媒体有没有建议。他强调,通常是先弄个办公室、有个基金会,人找到后大家坐下来讨论,看看下一步要怎么做。
韩国学者:中国外交智慧将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二十大·声音)韩国学者:中国外交智慧将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中新社首尔10月23日电 题:韩国学者:中国外交智慧将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中新社记者 刘旭 中共二十大22日在北京闭幕。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载皓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二十大对中国近十年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作出总结,并从战略全局上对未来发展作出规划,相信中国外交智慧将为推动改善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对此有着相当明确的认识和理解。”黄载皓表示,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世界舞台上的亚洲力量深刻影响着国际秩序的变革和调整,尤其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可以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时代的选择。” 在黄载皓看来,中国外交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前景蓝图的规划和设定。“我认为,过去十年,中国最大的外交成就在于向世界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中国在展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面向国际社会的展望。” 黄载皓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核心意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寻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局面,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 黄载皓注意到,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在探索不断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不断提升伙伴关系的含金量。”黄载皓说,“我相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外交智慧必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