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瞰”中国丨库布其:全球沙漠治理的“中国样本”******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
30多年前,这里曾经黄沙蔽日,是京津冀的风沙源之一。如今,通过科技治沙,库布其沙漠沙丘高度整体降低1/3以上,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植被覆盖度达53%,培育了1000余种耐寒、耐旱、耐盐碱植物,最具代表性的微创气流植树法,仅用十几秒钟便可完成种植。
现在的库布其沙漠,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也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
联合出品: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 光明网
监 制:战 钊
编 导:张佳兴 蔡 琳
北斗系统服务全球******
【案例展示】
北斗系统服务全球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 冉承其
“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信息化数字时代正在到来,它需要“更高性能、更加可靠、更好服务”的时空底座。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30多个国家正在应用北斗。比如布基纳法索的一家医院因使用北斗建筑测绘大大节省建筑时间,对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当地传染病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北斗而受益的,还有塞内加尔的高速公路建设。
在亚洲,塔吉克斯坦的萨雷兹湖大坝监测、中吉乌公路贯通、中哈原油管道输送、中欧班列的日常运行,都离不开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默默守护。此外,在阿拉伯国家、在东盟,北斗应用日益广泛,涵盖农业生产、城市治理、野生动物保护等各个领域。
面向世界,北斗已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标准体系,正加快融入国际工业体系。北斗独具特色的短报文通信,可以让用户发送精确位置和信息,这无疑能让搜救领域实现“质”的变革。北斗甚至可以与手机完美融合,“一机在手,永不失联”。
(光明日报记者 王禹欣、陈海波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9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