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最新财报录得营收下滑,净利润大跌13%******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许诺)北京时间2月3日,苹果公司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苹果本财季营收为1171.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这也是苹果自2019年以来,营收首次同比下滑。净利润方面,苹果本季度净利润为299.98亿美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3%。
拖累业绩的,主要是iPhone手机、Mac电脑等硬件产品。本财季,iPhone业务净销售额为657.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苹果方面指出,供应链问题是营收下滑的重要原因。苹果CEO蒂姆·库克表示,公司估算,如果没有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供应链的问题,iPhone的营收应当能同比上升。不过,库克也强调,目前iPhone的产能已经恢复到令公司满意的水平。
地区业绩上,苹果大中华区净销售额为239.0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57.83亿美元下降7%。在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作为行业龙头的苹果也无法独善其身。
好消息是,Apple TV+等各种苹果服务的订阅人数从9亿上升到9.35亿。服务收入创下20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库克也宣布,在去年第四季度,苹果活跃设备数量超过了20亿台。“这是我们不断增长的安装基数的一部分。”库克表示。
美媒文章:欧洲为什么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抗争******
参考消息网1月2日报道美国外交学者网站2022年12月27日发表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分析师安东尼娅·赫迈迪和丽贝卡·阿塞萨蒂的文章,题为《欧洲为什么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抗争》。全文摘编如下:
2022年10月,美国对中国实施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出口管制。这些规则寻求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机会,其目的是迅速利用美国的影响力来削弱中国的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能力。
新的管制措施大大加剧了中美科技竞争。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说,美国希望在人工智能和其他“力量倍增技术”方面“保持尽可能大的领先优势”。
但这是有风险的。除非其他主要半导体生产国加入(这些国家迄今为止一直不愿这样做),否则,其中一些管制措施不会取得效果。
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最初引发了关于现有规则、即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所涵盖范围的困惑,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对一些在海外制造的产品实施出口管制。由于美国的技术在半导体供应链上几乎无处不在,因此美国可以授权或阻止域外销售。事实上,这些并不涵盖半导体制造设备,因此最初阿斯麦控股公司的设备可以不受美国长臂管辖。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可能损害美国的利益,也会严重削弱盟国间的信任。关键是,华盛顿可以在它愿意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
信任问题并不新鲜。尽管经济上的考虑在美国的出口管制法规中没有一席之地,但华盛顿对全球技术贸易越来越多的干预引发了人们对保护主义的担忧。
阿斯麦控股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抱怨说,华盛顿偏心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的企业,证据是它近年来大力游说荷兰政府,这导致荷兰拒绝发放对华出口极紫外光刻机的许可。这些抱怨表明信任受到削弱并且人们认为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各国政府处境艰难,因为它们必须确保这样的出口管制措施不会扼杀本国产业。例如,如果没有日本的支持,欧洲或荷兰的单边管控将使日本竞争对手获得优势。已经有迹象表明,中国企业可能正在转向日本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生产商,因为这些企业使用的美国技术更少,因此更不可能受未来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影响。
来自中国的收入对许多半导体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尽管美国正在劝说伙伴国减少在芯片和电动汽车电池等其他领域对中国的依赖,但欧洲企业担心去全球化的代价。芯片供应链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它是全球性的、一体化的。如果供应链分崩离析,越来越多的国家奉行谋求自力更生的政策,芯片的成本就会上升。欧洲工业需要越来越多的芯片,不仅是在高科技行业,还有正被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的汽车等低技术领域。
然而,追求完全自给自足的供应链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