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外对话 | “银发浪潮”汹涌而来,世界能给中国哪些启示?******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题:“银发浪潮”汹涌而来,世界能给中国哪些启示?
中新社记者 阚枫
当“老龄化”伴随“少子化”,“一老一少”成了很多国家面临的世界性难题。
2021年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亿,占全国人口的14.2%,已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指标。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遇到“银发浪潮”,如何将“老年负担”变“长寿红利”,这是中国必须攻克的大课题。
环视全球,西欧是最早开始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地区,而亚洲国家中,日本、韩国都有应对老龄化的丰富经验,东西方社会可以给中国提供哪些“他山之石”?
就此,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林玲子,韩国东国大学原社会学教授、中国研究所所长金益基,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和荷兰跨学科人口研究院(NIDI)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教授、老龄化中心主任贝斯图与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展开对话。
专家们表示,老年人群并非社会负担,而是巨大的社会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一定由人口数量决定,而在于人口政策能否最大化激发人力潜能。中国需要适应新的人口现实,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人力资源,释放社会中人口的全部潜力,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向收获“人才红利”。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与人口数量相比,人口政策更重要
杜鹏:对于老龄化,中国舆论中出现了对人口抚养比和经济增长动力削弱的忧虑情绪。在人口政策调整和社会配套跟进方面,日韩两国有什么需要特别提醒中国的经验之谈?
林玲子: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一定由人口数量决定,而在于人口政策能否最大化发挥人力潜能。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现有人口能力的政策,比单纯的人口数量更重要。亚洲国家必须适应逐渐增多的老年人口,从而相应地调整政策。
金益基:韩国社会已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变化的主要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开始下降。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计生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都对韩国人口变化产生了影响。1996年开始,韩国政府改变了政策风向,由限生转向促生,但这为时已晚,日本和韩国的促生政策都没有收到实效。
- 资料图:韩国首尔明洞街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杜鹏:贝斯图教授在新近的学术论文中认为,如果人力资本得到快速增长,低生育率可能不会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持续发展构成大的障碍。能否概述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
贝斯图:这是基于沃尔夫冈·卢茨提出的“人口新陈代谢”概念得出,即一个人口老龄化社会,如果受教育程度相对更高,人们的技能水平相对更高,且人力资本的改善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这种人力资本的转变就可抵消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需要适应新的人口结构现实,释放社会中人口的全部潜力,而不仅仅是创造和要求更多的人口资源。
让年轻人生孩子,什么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杜鹏:应对低生育率,世界不少国家的经验大致分三个方面:从产假、育儿假等方面给予时间支持,从津贴、减税等方面给予经济支持,从托育照护等方面给予服务支持。从大家的经验观察,年轻人想要的是什么?
林玲子:日本人尤其是男性,通常工作时间很长,所以日本一直以来都尝试着对工作风格、工作方式进行改革。但是最大的影响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居家办公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尤其是2021年,结婚率上升了。如果远程办公、弹性办公方式继续下去,可能会给年轻人创造比较好的条件。除此之外,产假和陪产假,还有诸如津贴等经济支持也很重要。
金益基:韩国政府效仿北欧国家的“工作—家庭平衡”政策,但是韩国政府没有做到为工作女性提供充足的福利,甚至对男性来说也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环境(提高生育率)。提高生育水平,弹性工作和陪产假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韩国年轻人最想要的。
贝斯图:工作单位政策必须要和国家政策同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要在家庭内部平衡男女角色,男女双方都应在照顾孩子和家务中作出同等贡献。
少子化和低生育率本身,与其说是一个生育问题,不如说是社会其他问题的表征。比如年轻人要照顾孩子、父母、伴侣的父母,压力太大,政府确实想支持生育,但要想达到目标,可能要先在老年护理领域投入资金,去分担劳动年龄人口肩上的担子。
资料图:一些孩子在家人的带领下走进农田参与劳动。中新社发 王俞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应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杜鹏:老年人群并非社会的负担,而是巨大的社会资源。在开发“银发资源”方面,日韩的经验能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林玲子:不能认为老年人寿命的延长会带来社会负担。日本人口确实是在减少,但预期寿命每年都在延长,这就意味着,增加的老龄人口放缓了整体人口减少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人口确实在减少,但是如果考虑到健康的老人数量在增加,那么实际劳动人口并未大幅减少,我们要做的是促进就业,促进老年人就业。
金益基:韩国正制定各种计划为老年人创造就业机会,制定了各种扶持计划。我们成立了韩国老年人力开发院,全面统筹相关工作,该机构正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杜鹏:贝斯图教授近期在文章中写到,中国要适应人口格局的巨大变化,逐步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向收获“人才红利”。西欧国家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供中国借鉴?
贝斯图:每当讨论老龄化带来的负担时,我们必须准确地定义“负担”所代表的实际含义。我之所以谈到这种人力资本红利,是因为如今的年轻人与50、60、70年前的年轻人有很大不同。他们所掌握的技能、面临的机遇,如果被转化为更高的生产力,实际上就可以产生这种红利。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改进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结构,而不是把老年人或60岁以上的人群割裂出来看待。
资料图:辽宁沈阳一公园内,一群爱好冰球运动的退休大爷组建冰球队进行比赛。如何让人们接受“延迟退休”?
杜鹏:当前,“延迟退休”是中国社会热度较高的话题,其他一些国家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如何在全社会达成延迟退休的共识?又如何做好配套制度安排?
贝斯图:在英国,退休和养老金之间的联系已不那么紧密,没有所谓的退休年龄。你的公司不能强迫你在60岁或65岁,或其他任何年龄离职,除非有一些非常具体的正当理由。这与养老金年龄不同,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仍然是固定的。所以,你可以选择退休,选择离职,但你无法在特定年龄之前领取养老金。这可以防止人们在他们真正想离职前就被迫失去工作。
人们说这会剥夺年轻人的工作,让人工作到六七十岁会增加年轻人口的失业率,但我认为这种说法缺乏证据,我们应该考虑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如何承担不同的工作。
林玲子:我们必须区分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年龄。日本正将养老金领取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但我们决定不再往后延迟,因为保持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很重要,这样人们才会信任它。目前,我们可以选择从70或7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延迟领取,获得的养老金会更多。
至于退休年龄,必须让它变得灵活,这样未来工作市场才能更灵活。我们可以为人生设立一个“第一工作阶段”,从20多岁到50岁,这个阶段,我们会结婚生子。到了50岁,孩子长大成人,就可以开启“第二工作阶段”,从50岁开始积累新的经验。我们可以工作到60岁或70岁以后,甚至80岁或100岁。这种退休年龄的设定是创造新型社会或适老社会的关键。(完)
2022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文化小大使”活动获奖建议名单公示公告****** 各学校、各院团、各校外教育机构、同学们: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支持,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22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文化小大使”活动已于近期举办终评会,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评审标准进行了评选。现将各奖项获奖建议名单公示如下: “文化小大使”称号获得者建议名单 封烨惠Feng Ye Hui(阿联酋) Habib Mohamed Kutb Ibrahim哈比柏·穆罕默德·伊布拉辛 (埃及) Katherine Hartwig 星月(澳大利亚) Qi Ali齐阿理(巴基斯坦) Samuilik Varvara萨米丽克·瓦尔瓦拉(白俄罗斯) Karolin Kanledjian 佳琳(保加利亚) Adjalla Owen 阿加拉·欧文(贝宁) Navez Emma 拿威·艾玛(比利时) Пиманова Мария Сергеевна 皮玛诺娃·玛丽亚·谢尔盖耶夫娜(俄罗斯) Navez Gabriel 拿威·加佰利(法国) Fu Yuk Wing 傅钰颍(菲律宾) Lin Chu 林楚(斐济) Sarah Aldashti 王钰兮(科威特) Dalcielo Mattia 唐龙(马耳他) Kam Zhi Jing 甘芷静(马来西亚) Marie Laurene Olivia Douce 玛丽·劳伦斯·奥利维亚·杜丝(毛里求斯) Bubba Austin 布巴·奥斯汀(美国) Tugsbayar Suvd-Erdene 珍珠(蒙古国) Eden 岩弄禾(缅甸) Krishav Pant 景天(尼泊尔) Raymond David 李佳韩(坦桑尼亚) Samuel Sun 孙梓航(新西兰) Molnár Benedek 博骏(匈牙利) Вита 维塔(亚美尼亚) Mohsen Lotfollahi Ghaffari 穆森(伊朗) Evie Wong 黄艺美(英国) 黄紫橙 Huang Zicheng(中国北京) 张梦阳 Zhang Mengyang(中国天津) 赵柏阳 Zhao Baiyang(中国广州) 王露晗 Wang Luhan(中国北京)
“优秀奖”获奖者建议名单 Alvina Lin 林榆惠(澳大利亚) Jiang Taotao 江涛(澳大利亚) Jana Ahmed El-Sayed Ismail 贾娜·艾哈迈德·伊斯玛仪 (埃及) Azan Ali 王赞(巴基斯坦) Abraham Alexis Orozco Paz 张庆鹏(秘鲁) Krasovskaya Kira 科拉索夫斯卡娅·基拉(白俄罗斯) Kursakova Varvara 库尔萨科娃·瓦尔瓦拉(白俄罗斯) Afina Kulik 阿菲娜·库里克(俄罗斯) Aveline Shi 施欣宜(菲律宾) Yeeun Jung 郑艺恩(韩国) Chong Khe Yun 张可韵(马来西亚) Bayasgalan Enkhjin 恩和金(蒙古国) Batabaatar Mandirvaa 曼迪日娃(蒙古国) Thuy Shun Lei Tun 杨珮瑄(缅甸) Die Die Ta 芬芬(缅甸) Ye Min Aung 杨有章(缅甸) Yang Yiyun 阳一韵(摩洛哥) Maja Djordjević 玛雅·德约德耶维奇(塞尔维亚) Zihan Zhang (Nicole) 张子涵(希腊) Aw Ren Yu 胡人予(新加坡) Shanwen Tan 陈善文(新西兰) Muneera 茉莉(也门) Nguyen Thanh Mai 阮青梅(越南) 蒲芊颖 Pu Qianying(中国北京) 陈勃充 Chen Bochong(中国北京) 宋沅芮 Song Yuanrui(中国青岛) 李 程 Li Cheng(中国广州) 赵梓涵 Zhao Zihan(中国北京) 白佳鹭 Bai Jialu(中国成都) 魏 宇 Wei Yu(中国宁夏)
“人气奖”建议名单 Janet Balareva 陈梦兰(保加利亚) Ye Min Aung 杨有章(缅甸) Yang Yiyun 阳一韵(摩洛哥) Pattaraporn Huang 黄盈盈(泰国) Amani Gabriel Kessi 胡天赐(坦桑尼亚) Zhang Zihan (Nicole) 张子涵(希腊) Wen Xuanlan (Audrey) 温宣岚(新加坡) 白佳鹭 Bai Jialu(中国成都) 雷涵涵 Lei Hanhan(中国北京) 付思雅 Fu Siya(中国北京) 钟何沐希 Zhonghe Muxi(中国北京) 梅宸瑞 Mei Chenrui(中国北京) 赵梓彤 Zhao Zitong(中国北京) 刘雅函 Liu Yahan(中国北京) 孙书萌 Sun Shumeng(中国北京) 库美乔 Ku Meiqiao(中国深圳)
公示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1月18日23:59(北京时间)。 咨询方式: 邮箱:hdzj@sclc2017.org 联系电话:(+86)010-53935571 (+86)13511080846 (+86)13611004161 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致电或邮件咨询。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所有。 备注:标注国家以参与者注册所属国为准。 获奖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