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零添加”、草莓农残……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
中新网1月8日电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微信公众号6日消息,近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共同发布了“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
流言1:保质期长的牛奶是因为加了防腐剂?
科学真相:保质期长短取决于牛奶的灭菌方式和包装工艺等,一般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方式的牛奶保质期可达至少6个月,与防腐剂无关。
流言2: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能喝牛奶?
科学真相:乳糖不耐受是人体乳糖酶缺乏或分泌不足引起的,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饮用酸奶、添加乳糖酶的无乳糖或低乳糖牛奶,也可尝试少量多次饮用牛奶(<50ml/次)的方式,逐渐增强肠道对乳糖的耐受性。
流言3:果汁可以完全替代水果?
科学真相:水果通过榨汁后食用的方式已被大众广泛接受,但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家庭榨汁,营养物质或多或少都有损失。因此,果汁并不能完全替代水果。
流言4:空气炸锅烹调食物不健康,还可能产生致癌物?
科学真相:空气炸锅的加热原理类似于烤箱,只是比烤箱内空气流动更快,食物熟化时间更短而已。因此利用空气炸锅,并不会比其他加工方式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
流言5:草莓能检出多种农药残留,是最“脏”的水果?
科学真相:检出农药残留并非不安全。我国对各种农药最大残留量均制定了限量标准,只要在标准允许范围内都是安全的。
流言6:苏打水能调整身体酸碱平衡?
科学真相:健康人体的内环境,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流言7:乳饮料和纯牛奶一样营养?
科学真相:乳饮料和纯牛奶的生产工艺、原辅料等均不同,营养也有所差异。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乳饮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纯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应≥2.9g/100g,而乳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仅需≥1.0g/100g。
流言8:“零添加”食品更安全?
科学真相:“零添加”与食品的安全性没有必然联系。而有些食品正是因为工艺必要性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其质量和安全性才更有保障。
流言9:豆浆喝多了会诱发乳腺癌?
科学真相:大豆异黄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不会单纯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相反,已有科学研究证据表明,大豆及其制品具有健康益处。(中新财经)
霍启山连任亚足联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新社香港2月2日电 (记者 索有为)香港足球总会(足总)副主席兼东亚足球协会副会长霍启山于2月1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33届亚洲足球联合会(亚足联)大会上,再度当选为亚足联执行委员会委员(东区),任期由2023年4月至2027年3月。
亚足联成立于1954年,是亚洲足球的管理机构,拥有47个会员协会,亦是组成国际足联的六个洲际协会之一。其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的洲际联合会、让更多亚洲球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以及确立足球为亚洲的头号运动,并促成了国际足联2022年世界杯于卡塔尔成功上演。
据悉,霍启山自2019年4月起出任亚足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并首次在香港成功举办了2019年亚足联年度颁奖典礼。他在上一届任期对足球发展的贡献和投入获广泛认同,各会员协会因此一致支持他的连任。
霍启山说:“我很高兴有机会与执行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携手合作,推动亚洲足球的发展。亚洲球队最近在卡塔尔世界杯的表现确是非常鼓舞人心,可见在亚足联的带领下我们已成为强而有力的竞争者。”
霍启山表示,香港将在时隔54年后再次参与即将在卡塔尔举行的亚足联亚洲杯。在亚洲杯之前,香港足总计划在香港举办更多国际友谊赛,让中国香港代表队作充分准备,并让球迷尽情享受精彩的比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