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完成******
中新社西双版纳1月18日电 (尹洪会)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18日发布消息称,当日,在湄公河相关水域开展联合巡逻执法行动的2艘中方执法艇顺利返回中国西双版纳景哈警务码头,标志着第12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完成。
此次联合巡逻执法行动于15日启动,历时4天3夜,总航程622公里。中老缅泰四国执法部门共派出执法船艇4艘、执法队员70人,在湄公河重点水域开展全线与分段巡逻、联合查缉等行动,持续对流域内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形成有效遏制和有力震慑。
巡航期间正值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到来之际,联合巡逻执法编队中方指挥长张华代表中方慰问了老缅泰方执法队员,向他们送去新春祝福,对他们长期以来在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工作中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各方继续加强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行动结束后,中老缅三国执法部门还将分别在澜沧江中缅界河、湄公河孟莫、班相果等水域开展分段巡逻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确保节日期间湄公河流域安全稳定。(完)
首批14款可信计算认证产品通过检测并获颁认证证书******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可信计算产品联合认证工作近日取得阶段性成果,在1月5日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主办的首批可信计算认证产品发布会上,14款可信计算产品检测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并获颁证书。
可信计算产品联合认证是落实安全可信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推进、推广安全可信产品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落实《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国家等级保护2.0制度要求,规范引导可信计算产品的健康发展和构建可持续的可信计算生态,加快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的落地,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于2021年签署了战略协议,双方联合开展可信计算产品的检测和认证工作,共同制定可信计算产品认证实施的规则,对于满足可信计算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要求的,双方联合颁发可信计算产品的认证证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推广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是国家战略。安全可信技术能够确保设备在工作的同时,内含的安全部件进行动态的、并行的、实时的、全方位的安全检测,确保计算过程及资源不被破坏和篡改,正确完成计算任务。
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振宇介绍,首批过测的可信计算产品来自中科可控等14家业内知名企业的7款可信服务器和7款可信网络安全产品。联合检测认证工作的开展,对于建设基础软硬件厂商和网络安全厂商深度融合的新型网络安全产业生态,推动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体系的快速构成,筑牢我国网络安全屏障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特聘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左晓栋在会上正式发布了由北京工业大学等4家单位牵头的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的4项团体标准。
下一步,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将密切配合,加强可信计算产品认证的宣贯,并将逐步扩大可信计算产品认证范围,将办公设备、工控设备等产品逐渐纳入认证范围,不断完善可信计算产品检测认证体系。在应用侧,积极推进可信计算产品在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构建“安全可信”网络空间安全防护体系,提高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主动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