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业发展前沿 河南这85家机构获批省工程研究中心******url:https://m.gmw.cn/2023-01/05/content_1303245048.htm,id:1303245048
1月5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名单附后),其中,河南省科学院材料研究所牵头建设的河南省有色金属先进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等85家机构获批。据了解,此番获批的各类中心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经济和新材料三大领域。
省工程研究中心是什么?
主要承担什么任务?
所谓省工程研究中心,是指省发展改革委根据构建一流创新生态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组织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建设的研究开发主体。
省工程研究中心不仅是河南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其承担的各项任务,事关河南产业前沿突破:研究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关键工艺;开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不断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技术产品和装备;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为企业应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等提供支撑服务;承接各类主体委托的科研开发及工程化研究任务,研究产业技术标准;为行业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为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做好技术、人才和成果的储备。
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行业前沿攻坚克难
经梳理发现,此次获批的省工程研究中心,其所在领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经济和新材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河南省超声靶向纳米材料与微创介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纳米材料筛选、靶向纳米超声分子探针合成等关键研究,建设超声靶向纳米材料与微创介入等研发平台;河南省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低碳建筑材料等攻关研究,建设低碳建造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河南省粮情智能监测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新型泛感知粮情探测、5G赋能粮食园区智能安防、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与协同感知融合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
此外,河南省过氧化物绿色合成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环保型智能开关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绿色防水材料与水致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等致力于绿色环保领域,为践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攻坚克难。
申报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认定有什么流程?
据悉,《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申报单位资质作出全面、翔实的规定。应具备以下八项条件:符合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重点领域及相关要求;具有一批有待工程化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或重大科技成果,具有省内一流水平的研究开发和技术集成能力及相应的人才队伍;具有以市场为导向,将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生产转化的工程化研究验证环境和能力;具有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能力;具有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条件允许的还应当具有工程设计、评估或建设的咨询与服务能力;具有完善的人才激励、成果转化激励和知识产权管理等管理制度;未因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被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符合国家和省其他相关规定。
时间上,申报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办法》鼓励相关领域的优势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社会投资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申请组建工程中心。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各主管部门提交的申报材料将经过合规性审查,经第三方机构评审并综合研究后,在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公示拟认定名单,公示期满无异议即发文予以认定。
两年评价一次
得分85分及以上为优秀
《办法》明确,工程中心实行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的运行评价制度,原则上每两年评价一次。工程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得分85分及以上为优秀;65分至85分(不含85分)为合格;60分至65分(不含65分)为基本合格。评价得分低于60分为不合格。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旨在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供支撑。
相关延伸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河南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公司图
据悉,目前我省共有9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量居中部省份前列。如由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焦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重大技术问题,努力成为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力量,为交通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由河南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力争到2030年,建成国内最大的体外诊断产业基地,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政产学研医深度融合产业创新网络。
何心悦
在“闽人智慧”里,读懂不一样的福建******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福建的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福建省主要山脉分布图 图源:新华社
那么,福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一些答案: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福建话很难懂,但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朗朗上口;厦门鼓浪屿风景优美,是珍贵的世界遗产;福建茶叶品类繁多,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名扬天下……
鼓浪屿 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摄
但其实,福建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内容——
这里人杰地灵,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有着诸多耐人寻味的人文故事和独特创造。
地处莆田的木兰陂,建成于1083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被誉为福建的“都江堰”,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泉州境内连接晋江和南安的安平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海港大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龙门一半在闽川,宋朝时期,福建进士人数全国第一;同安人苏颂发明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高峰,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建阳人宋慈著有《洗冤录集》,标志着传统法医学体系的建立,比欧洲最早的法医专著早了两个多世纪……
木兰陂 图源:莆田新闻
这里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诸多能工巧匠,令人叹为观止的福建技艺、璀璨生辉的福建创造世代传承,给予这片土地沉淀的智慧。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遵循“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艺苑奇葩、中国一绝”的厦门漆线雕技艺,工艺繁复精细,耗时数月甚至数载;将乐“西山纸”极负盛名,传承蔡伦造纸工艺,乾隆年间曾作为《四库全书》用纸;南平建盏造型古朴典雅,质地深沉含蓄,具有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一度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还有“中国白”德化陶瓷、色彩斑斓的福州寿山石,无不吸引着世人……
南靖土楼 图源:花样漳州文旅之声
进入新时代,这里还以科技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制造和创新科技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院士谢华安的杂交水稻“汕优63”,解决了数亿人口的粮食需求,连续16年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复杂风浪涌环境下建设的海峡大桥;福清“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和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宁德时代,世界一流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还有“晋江经验”的金字招牌、互联网“龙岩帮”的典型现象,敢闯敢拼的闽人精神,延续着生生不息的智慧……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高信凯/摄
千百年来,福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寻觅和践行发展之“道”,形成了崇高的精神理想与价值追求,积累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超生存方法与谋略。
这些“知”与“行”,形成了闪光的思想、革命的贡献、先进的发明、精湛的技艺、非凡的创造。这些,我们将其统称为“闽人智慧”。
“闽人智慧”让福建人民从古至今,适应着本地境域内的社会发展,满足着精神和物质的生活需求,是对中华民族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位于龙岩长汀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图源:闽西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闽人智慧”蕴含着敢拼会赢、锐意创新的福建精神,展示着勤奋、开拓、智慧的福建人民形象,代表着福建对国家、对世界的突出贡献。
在当下进行“闽人智慧”主题宣传具有深层次的意义,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通过挖掘“闽人智慧”的深度内涵,梳理“闽人智慧”的脉络,讲好“闽人智慧”的故事,能够让人们了解一个立体和丰富的福建,展示全面、全新的福建形象,能够培养和树立福建人“有根据的自豪感”,增强福建人民的文化自信,进而增强人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带着自信与自豪,才能更好地践行当下、走向未来。这是“闽人智慧”主题宣传的初衷,也是该宣传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位于福州的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图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闽人智慧”主题宣传主要分为三个系列:你不知道的福建、非遗里的闽人智慧、闽人新智。
力争用贴近时代生活的方式讲述“闽人智慧”故事,视角新、切口小,做到读者群体的全覆盖,青少年也能看得懂、喜欢看。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省内、国内甚至全世界范围的传播。
而无论哪一个系列的内容,着重和优先考虑的都是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有分量和代表性意义的主体,以具有突出性、独特性、创新性、唯一性等为标准。
如“你不知道的福建”系列侧重展示历史长河中人杰地灵的福建。运用新颖的观察角度、时尚的科普元素、鲜活的叙事方式,展示福建鲜为人知的人文故事和独特创造,展现古今福建人民的智慧。
八百多年前,朱熹与陆游、辛弃疾在武夷山相遇相知、谈儒论道、报国为民。图为武夷冲佑观今景 衷柏夷/摄
人文历史类题材突出展示福建独一无二或独具鲜明地方特色的“元素”,包括从古至今福建独特的人文现象,在全国或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事件;在某一领域有卓越成就、突出贡献、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杰出人士。注重挖掘过去较少报道、鲜为人知的史实,或从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角度去展示。
自然物产方面则注重选取福建所特有、独有的自然资源,着重突出福建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或物产的创新型运用,发明的举措、技艺、方法、本领,在全国范围内、行业内具有突破性、引领性意义,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并获得巨大收益。
“非遗里的闽人智慧”系列,侧重展示的是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蕴藏的匠心智慧。通过介绍福建的能工巧匠、非遗传承、技艺营造,用非遗传承人与众不同的能力、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创造力,展现精湛独特的福建技艺、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璀璨生辉的福建创造。
福建永春,被称为“中国香都”,在东南亚地区,每3根篾香就有1根由永春生产。图为香铺晒金 郑成乐/摄
在类别上,我们重点选取传统技艺与传统医药两大板块内容,至少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省级传承人名录。
所选取的“非遗”,包含高层次的技术含量与水平、独特的科学价值,在同时期或同领域内具有独特性、突出性、唯一性等特点。不仅在历史上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当今仍需传承延续,有新的时代活力与发展特色。
“闽人新智”系列,侧重展示新时代科技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福建。面向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新的建设与发展项目的文化性报道,要求有历史纵深度、文化厚重感和鲜活的时代气息,能够反映新理念、新气象。
行业公认的国内建设难度最大的中广核平潭大练海上风电项目(资料图)。图源:中国平潭
如福建超级工程和特色建筑,选择的是福建古今具有国家级、世界级地位的设施工程或巨构宏筑,在建成后相当长时间内仍有重大影响,或能极大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是能够展示福建的“金名片”,突出体现福建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
涉及福建现代智造的内容,则着重挑选对经济产能、科学进步、社会生活等各圈层带来实质性影响的新技术、新智慧主体,其技术创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新智”包含社会治理、改革举措方面,如推动历史新变化、社会重大影响的新方法、新政策、新措施、新实践等,在历史节点、全国范围内具有前瞻性、开创性、突破性的理念和实践,且在省级、国家级层面具有“样本性”意义,能够反映时代发展和进步的福建新理念、新气象、新智慧。
城中穿行的福州福道,总长131公里,把山、水、人、城融为一体,融进了城市肌理、串起了绿色生活。陈霖/摄
通过近一年的宣传传播,“闽人智慧”深入人心。
人们从这四个字中,读到了不一样的福建,体会到敢拼会赢、锐意创新的福建精神,了解到福建对国家、对世界的突出贡献,形成了勤奋、开拓、智慧的福建人民印象。
我们深知,“闽人智慧”丰厚深沉、历数不尽,但“闽人智慧”宣传项目一定会持续推进。
希望通过“闽人智慧”的讲述,持续激发福建人源源不断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更激发人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让我们对过去有更深刻的了解,对现在有更准确的把握,对未来有着更热烈的憧憬。
来源:“闽人智慧”编辑部、《海峡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