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小三通”分阶段复航露曙光 首波明年1月7日至2月6日开放******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小三通”分阶段复航露曙光,台陆委会今天(22日)表示,预计首波开放以金马地区民众优先,实施日期自明年1月7日始至2月6日止。
台陆委会今天报告“金马地区民众春节交通项目”,说明阶段性协助金马民众的春节交通安排。官员说,此次项目是在疫情风险可控下循序渐进恢复“小三通”,以春节项目作为试点,后续再进行滚动检讨,实施日期自明年1月7日至2月6日为止,航班申请采取项目申请方式,搭乘旅客以金马地区的民众、陆配等为限。
金门县长当选人陈福海21日参与春节疏运业务协调工作会议后也说,“小三通”复航以探亲与人道为需求申请,初步未规划台商中转模式。
2020年以来,民进党当局以防疫为借口单方面中断了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的直接往来,严重影响两岸人员特别是闽台民众往来和交流。此前,国台办发言人曾多次表示,恢复两岸“小三通”,大陆方面没有任何障碍。有关方面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可以投入运营。
聚焦铁路元素 非遗传承人砖雕上刻“乡愁”****** (新春走基层)聚焦铁路元素 非遗传承人砖雕上刻“乡愁” 中新网商丘2月1日电 题:聚焦铁路元素 非遗传承人砖雕上刻“乡愁” 中新网记者 韩章云 “叮叮叮……”小锤敲击着刻刀在青砖上留下清晰的刻痕,凿刻出的灰尘被毛刷轻轻扫到一旁,潘明生埋头于手上的砖雕,不问外事。 “春节假期一直在庙会上忙着展示,现在难得坐在工作室做砖雕。”今年50岁的潘明生是河南省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德砖雕代表性传承人。他还有另外的身份——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供电段商丘供电车间的电工。 潘明生从事砖雕技艺20余年,工作之余,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于砖雕制作、技艺传承。在平面砖雕的基础上,他创新立体微雕,一块块青砖经过精心凿刻,通过拼接组成一座座微型四合院、农家小院、古城…… 潘明生对自己的砖雕作品进行细致调整。 受访者供图“陇海线上的老铁路桥、老商丘火车站,以及见证铁路变迁的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复兴号动车等,都会通过砖雕艺术呈现,争取明年与大家见面。”目前,潘明生正全力创作一组反映中国铁路发展的砖雕作品。 谈及创作历程,潘明生介绍,20多年前,他首次接触砖雕即着迷。传统砖雕作品纤巧的花纹、玲珑的构造、厚重的质感令他叹服,并为之进行持续的钻研、创作。 在砖雕作品的构思创作中,潘明生更倾向于复刻记忆里的古城、儿时的乡村风貌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为力求真实,他一次次实地考察、拍照、画图,查阅老照片等,希望用砖雕的方式留下老建筑的历史韵味,为观者留下一缕乡愁。 其中,潘明生用青砖复刻的“商丘古城归德府陈家大院”,屋顶的神兽、亭台楼阁的构造甚至墙面纹饰,与实物别无二致,而微型景观让观众更能直观感受传统古建筑的精巧布局与厚重乡情。 春节期间,潘明生在庙会上为观众介绍砖雕文化。 受访者供图不过,砖雕创作并非易事。青砖经多年风化质地脆弱,雕刻时一不小心就容易崩断,只能从头再来。“从事砖雕技艺,必须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尽管辛苦,只要坐在工作台前,潘明生常常忘记时间,“一眨眼工夫天就黑了,所以也就不觉得砖雕枯燥”。 如今,潘明生创作的微型砖雕作品已达百余组,其中《商丘古城》《老家的院子》《长城》等作品被多地博物馆、非遗馆收藏并展出。 “古老的砖雕艺术传递的本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砖雕依然蕴含这样的价值观。”潘明生介绍,在砖雕创作、技艺传承的路上他会一直坚持下去,“我期待用砖雕的艺术形式记录历史,为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完)
|